Saturday, October 11, 2014

自由古巴

自由古巴可說是杯簡單不過的調酒,蘭姆酒加可樂,可樂的甜味和蘭姆酒混合後甜味能如何改變就是重點,如何讓這杯酒保有rum的個性,又能與甜味成為不扞格的一體,便是極簡單又困難的任務。

Macau十月初的這杯自由古巴,徹底轉變了可樂原本直接幼稚的甜味,孕育出成熟有層次的甜味,蘭姆酒的香緊接在甜之後,個性仍在卻不潑辣,優雅成熟宛若紅酒。與一般熟習的自由古巴頗不相類,故記之。

Sunday, March 9, 2014

Macau's Martini of March



初春夜裡,這一杯Martini和一杯琴湯尼,清爽空靈,甜美後味綻放得既狂野又優雅,宛如融雪般化進喉嚨,極盡味覺、嗅覺與觸覺享受之美好。


Macau的Martini向來以清爽辛辣感取勝,個性分明、尾韻悠長,但入口又清爽沁涼。這次這杯馬丁尼則比常日的更加接近他所說的「空靈」境界,乍喝只先嘗到香艾酒和琴酒的淡香甘甜,滑入舌間後琴酒的辛味被包裏在滿溢的香氣與甜味之中,仍然深刻但卻優雅至極。喝過這杯酒的人恐怕不會把Martini說成雞尾酒之王,因為它的風韻無疑絕世美女。

和馬丁尼相似的,琴湯尼一樣以琴酒為基礎,酒譜一樣簡單至極,但要把簡單的酒提煉到爐火純青,往往最難。就像黃蓉擅長炒白菜讓洪七公嚇了一跳而心癢難耐。相較於味道勁力十足的馬丁尼,琴湯尼原本就走輕爽路線,酒量不多,但如何在琴湯尼中帶出微量琴酒的絕對香味與甜味,就是箇中學問。這杯琴湯尼冰涼透心,香甜如水,清爽至極但琴酒個性仍然分明,實在是絕佳滋味享受。




Thursday, January 24, 2013

M&M傳奇

成立於1995年的Mod Public Bar,是已有17年歷史的東區老牌酒吧。以Mod為名的這家酒吧,一進店就會看到摩德族(Mods)的指標人物,The Who樂團吉他手Pete  Townshend從最裡的玻璃落地窗後直視著你,用眼神叮囑你這家酒吧獨特的搖滾性格。
2012年6月中,因為參加了朋友O的Birthday After Party,才認識了這家低調隱身於巷弄間的酒吧。如果不是有熟客帶路,連招牌都沒有的這家店宛如城市中的童話小屋,經過時也許你會對那扇神秘的木門充滿好奇,卻絕對聯想不到推開它後流瀉出的搖滾樂與嘈雜人聲,裡頭還住著幾個性格各異的bartender和華麗陣仗的威士忌。

台北的酒吧對我而言通常太過fancy而拘謹,少了酒吧應有的自在感,對調酒用心的酒吧尤其常給我這種壓迫感。走進那些裝潢考究,燈光柔美,收拾得一絲不苟的酒吧,彷彿到了有錢同學家作客,心中雖然興奮愉悅,卻難免在看似舒適的地方裡帶著一絲緊張,綁手綁腳,不可能像在自己家中一般隨意自在。但是Mod奇特的地方就在這裡,它的調酒及服務訓練要求其實頗高,卻絲毫不給人壓迫感。我曾在裡頭和酒友說,這裡厲害的地方,就是它隨和卻不隨便。這家酒吧有著毫無拘束的靈魂,卻又有著對細節的堅持。正是這常常有些矛盾的兩個特質,缺一不可,才造就了Mod的完美平衡。進到Mod我可以全然的放鬆,隨意幾杯酒,享受空氣中盪漾的自由。

我立刻成為Mod的俘虜。自此每週不間斷的進香朝貢,虔誠無比。

大約到了盛夏當頭,七月底八月初左右,某日與朋友O等酒友喝得半茫,已經微微有點過於放肆的我聽他說了句「據說Macau的馬丁尼很厲害」,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跑去吧台跟Macau要酒。

那時,沒人來得及告訴我,他根本已經不是酒保而是顧問。也沒人來得及告訴我,他資深經歷的傳奇色彩與諸多傳聞。而且,早就不大替客人做酒了。

也許是憐憫我半醉,也許是那天他心情特別好,也許是那天有雷劈中了某棵許願樹,也許…也許…不知道,所謂沒原因有結果。總之,在我回座時我只轉達了結果。OK。


我們最先喝到的,並不是Macau的馬丁尼,而是他的High Ball。High Ball是杯非常單純的調酒,只有威士忌和蘇打水,很難想像這樣一杯簡單的調酒能有什麼驚人的變化。然而,他用Lagavulin先後做了兩杯High Ball,卻沒有人喝得出是同一隻酒。給O的口感dry而淡遠,給S的則充滿了色彩豐富的尾韻。大家都很吃驚,他的酒彷彿是看著人量身打造出來的。

後來,他常常為我們一次做四杯High Ball,就在我們面前用同一瓶酒,同兩罐的蘇打水,倒進四個Highball杯裡。屢試不爽,四杯酒四種性格,而我們所最鍾愛的,往往也不是同一杯。他說叫他High Ball王,我說他像是High Ball Magician,在冰塊和攪拌過程中一次次變出魔術般的奇蹟,挖掘出同一隻酒的不同風貌。他的High Ball不但讓人對他調酒技術的精準掌握嘖嘖稱奇,甚且讓我們對於威士忌和High Ball都有了全新的認識,會讓人想不斷再試他的下一杯High Ball,究竟又能玩出什麼花樣來。

Macau到桌表演High Ball Live秀的其中一次,用同一隻余市10年,做出風格殊異的四杯酒,分別為我們四人不同的性格口味而做微調。就在冰塊的和攪拌的微小差異間,Macau宛如變魔術般的為同樣素材發掘出不同的面貌。
在兩杯High Ball上桌而大受好評之後,Macau為O送上了Dry Martini。

我必須承認,在此之前,我從來沒有真正愛過Martini這隻酒,儘管它被稱為雞尾酒之王。對我來說Martini的琴酒氣味過於率直尖銳,雖然我喜歡琴酒,卻並不特別能接受馬丁尼的強烈自我主張。但Macau的馬丁尼不同,琴酒的性格仍然突出而香氣逼人,但尖衝的部分卻輕巧地化為澀中帶甘的尾味,即便是Dry Martini,清冽中仍帶有曲折的層層甘苦,非常迷人。

傳奇調酒師Macau,據說有人稱他為安和路的「馬丁尼先生」,其馬丁尼的傳奇程度可見一斑。
這是從MOD官方FB的宣傳短片中擷取出來的截圖,原始影片即是Macau製作馬丁尼的過程,可見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v=4772826285404。附帶一提,影片中那杯馬丁尼最後也是我喝掉的哇哈哈哈(被打)。


Macau的曼哈頓(Mahattan),通常是用Maker's Mark,那天換成舊版Jim Beam,味道特別而動人,所以我拍了下來。繼馬丁尼之後,我又愛上了雞尾酒之后曼哈頓,而Macau還有隱藏版的「傷心曼哈頓」,又是另一絕。
除了馬丁尼和High Ball,後來馬先生最常為我做的酒其實是曼哈頓(Manhattan),我真的深深愛上了這杯酒。相較於馬丁尼,由威士忌、香艾酒再加上一點bitter組成的曼哈頓溫婉動人,卻又帶有強勁豐富的尾味,另一種甘苦的層次同樣迷人,而且還能嘗出威士忌在攪拌後被拉出來的香味和不同內涵,同一隻威士忌尚能有多種曼哈頓風情,不同隻威士忌產生的變化就更大了。

(也所以,才會有末日曼哈頓的驚奇,那是第一次喝到Macau用EarlyTimes作基酒的曼哈頓,特別溫暖醇厚,故銘記之。)

Monday, January 7, 2013

Campari Fizz

2013.01.06 我第一次喝到Macau調製的Campari Fizz。Campari Fizz並不像Jin Fizz是傳統酒譜中必備酒款,而是將基酒換成Campari的Fizz,我從沒想過手中盡是經典酒款的Macau會突然端出這杯來給我。Campari是非常特別、一般僅用於調酒而非純飲的一支酒,它具有既苦又甜的雙重性格,也因此往往在調酒師的手中可以幻化出千變萬化的風姿。

我與友人們都頗喜歡Campari這支酒,常點它的相關調酒款,後來不知怎地有人想到Campari Fizz這樣的組合,後來就常在相熟酒吧點這杯酒。今年生日前的那個週末,Macau因手傷不能搖酒,也許是因此他便想到做這杯只需要攪伴的Campari Fizz。

和基酒相同,這杯酒的重點在於其苦味、甘味、甜味之間的平衡,一般而言這杯酒舒服清爽,帶著不膩的甜味,非常適合暖身或舒緩所用。

但即使喝過無數杯的Campari Fizz,Macau的這一杯卻絕無僅有。香氣被釋放到極致,甜味卻幾乎被淨化一空的這杯Campari Fizz,香氣十足,嚐起來卻是微酸、微苦和微甜的輕巧交織,輕爽到幾近空靈的境界,尾味的酸甜味絲毫不過份,見好即收,卻又讓人回味無窮。簡單的這杯酒,既爽利輕巧,又別樹一格。

2013.1.13生日過後,Macau的手仍然受傷,我再度喝到他的第二杯Campari Fizz。這次的這杯Campari Fizz就比較接近我平常的飲用經驗,是酸甜中微帶苦味的一支輕鬆簡單的酒,不過酸味、甜味、苦味的拿捏掌握恰到好處,如同簡單卻運用得宜的三重奏,自然的令人享受。


Friday, December 21, 2012

末日曼哈頓

2012.12.21末日前夕,Macau's Manhattan @ Mod Public Bar
以EarlyTimes波本威士忌為基酒,這杯末日前夕的Manhattan比起平素Macau手中調出的Manhattan多了分特殊的溫柔甜美。

香氣甜而不膩,入口後滿口馨香立轉為熱辣,隨即又化成甜味柔順地擴散在口腔內,如冬陽融雪。香氣濃烈,入口奔放,尾韻又極甜美的一杯酒。非常愉悅的三重奏,Bravo。

末日前夕的曼哈頓,或許也有顏色特別濃烈,卻又溫柔照拂大地的夕陽吧?如同這杯酒一般,散發著不同平日的溫藹光芒。

Saturday, October 2, 2010

在不斷延伸的大路上找尋旅行的意義


——從《練習曲》與《最遙遠的距離》看臺灣後新浪潮電影中的兩種追尋,兼論《海角七號》的鄉土回歸


Monday, April 19, 2010

青春的遊戲.寂寞的狂歡


——從《麻將》和《大東區》解讀九○年代臺北都市中的青少年圖像
楊德昌電影《麻將》(1996)

林燿德小說《大東區》(1995)

Saturday, March 21, 2009

起駕





零時,鎮瀾宮媽祖起駕。大甲不眠夜的一個開端。










Saturday, July 1, 2006

過境




今年盛夏,因緣際會去了一趟金門,這亦是我第一次離開台灣本島的旅程。飛過臺灣海峽時,飛機才剛經歷了動蕩的起飛,不久就開始降落,航行的時間短得令我驚訝——原來,傳說中遙遠的離島如此咫尺天涯。

Monday, August 23, 2004

先知何尋:讀張系國《棋王》



書名:《棋王》
作者: 張系國
出版社:洪範出版
出版年:1978

‧位列「華文小說一百強」第79名。

‧1991年由侯孝賢策劃、徐克監製、嚴浩導演,並由梁家輝主演的同名電影《棋王》改編自張系國的長篇小說《棋王》與鍾阿城《棋王.樹王.孩子王》中的中篇小說〈棋王〉,片中台北線的部份來自張系國《棋王》。